惠州、河源将纳入深圳都市圈?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4月28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公布2020年工作计划,在该份工作计划中,深圳市发改委表示将加快推进深圳都市圈规划编制。据了解,今年以来,官方已数次提及编制深圳都市圈规划,而此次深圳市发改委的工作计划中明确提及将协调莞惠河汕四市共同参与。
深圳市发改委2020年工作计划中还提到,今年将加快推动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编制实施,出台实施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光明科学城发展规划以及相关支持政策。
官方数次提及编制深圳都市圈规划
今年1月,《广东省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在2020年工作部分提到,编制广州、深圳、汕潮揭、湛茂、珠江口西岸等都市圈发展规划,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深圳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在2020年工作部分提到,做好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强化空间规划衔接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深莞惠协同一体化发展。到今年2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若干措施》,若干措施在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部分提到,加快编制深圳都市圈规划,推动深莞惠联动发展。
今年以来,官方文件中已数次出现“深圳都市圈”的提法且明确提及编制相关规划,引发外界关注,但对于“深圳都市圈”概念的内涵,外界还未有全面清晰的了解。4月28日,深圳市发改委公布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在2020年工作计划加快打造开放发展新格局部分,市发改委介绍,今年将加快推进深圳都市圈规划编制,充分借鉴三大高级湾区发展经验,协调莞惠河汕四市共同参与,合理确定都市圈发展重大任务举措,助力河源、汕尾融入大湾区建设。“协调莞惠河汕四市共同参与”的信息意味着,深圳都市圈的概念在深莞惠外,还将涉及河源、汕尾两市。
交通基础设施升级提速为都市圈构建打下基础
值得留意的背景是,2019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当中指出,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指导意见》从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强化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加快建设统一开放市场、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强化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构建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工作方向。
涉及深圳、东莞、惠州、汕尾、河源5市的深莞惠经济圈(3+2)建设已推进多年,在推进合作过程中亦面临到不少挑战,深圳都市圈规划编制还处于推进阶段,需要莞惠河汕四市的共同参与,而未来经济圈如何升级为都市圈,会带来哪些新的实质变化,还需持续观察。从近年的情况看,乘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东风,深圳与莞惠河汕四市间,新增了不少建成、在建或规划中的轨道交通项目,交通基础设施的进一步互联互通、升级提速将为都市圈的构建打下基础。
公开信息显示,深圳都市圈规划编制此前已经启动。2019年12月,深圳市发改委就曾组织到东莞开展深圳都市圈规划调研,并召开座谈会。《惠州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中,也提及要参与编制深莞惠都市圈发展规划,但未使用深圳都市圈的表述。
加快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深圳市发改委2020年工作计划中还提到,今年将加快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包括加快推动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编制实施,出台实施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光明科学城发展规划以及相关支持政策。
据了解,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中,光明科学城和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是重要的承载区。深圳市发改委2020年工作计划显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光明科学城的发展规划有望正式出台。在相关支持政策方面,近期,《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光明科学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若干意见》已正式印发。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位置独特,涉及跨境问题,此前已获批首批5条先行先试政策,还在积极争取新的政策支持。
深圳市发改委在工作计划中介绍,将在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探索实施“境内关外”的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和国际科技合作机制,加快推进先行先试政策、科研项目创新“政策包”落地实施。在光明科学城,面向产业需求集中布局一批重大科研平台,加快推进合成生物研究设施、脑解析与脑模拟设施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先进表征综合粒子设施、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平台等重大设施,加快打造高级科学城。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