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积金新政你读懂了吗?这8个热点问题,官方回复了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3月24日,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印发《深圳市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规定》,该规定自2023年4月7日起施行。
通知明确,明确公积金贷款可贷额度不高于单套住房的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单独申请的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为50万元,申请人和计算可贷额度的共同申请人共同申请的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为90万元。
但是,满足特殊情形的申请人或家庭,其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可上浮20%-40%不等。也就说是,上浮之后,深圳首套房最高能贷126万。
深圳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新政发布之后,有不少网友给搜狐焦点留言:
存量房首套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是否可以一起调高?
住房公积金上浮比例能否累计叠加?
如何查询房屋的绿色建筑标准?
针对网友的询问,以及一些住房公积金贷款的相关问题,我们咨询了深圳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广东省绿色建筑信息平台,希望能给网友们提供相对权威和全面的解答。
NO.1
关于住房公积金贷款上浮额度的问题
Q:请问存量房首套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是否可以一起调高呢?
A:这个问题要视情况而定。如果是已经申请过住房公积金贷款,并且发放了贷款额度的,那就不能更改额度。
如果是未申请过公积金贷款(指原来是商贷,后期想转公积金贷款的),又符合新规条件的,则可以按规定上浮贷款额度。
Q:我是多孩、首套房家庭,且公积金连续三年未提取,那么我的贷款额度是否可以上调30%+10%?
A:不行。这两种贷款上浮额度,适用情况不同。
首先,“连续三年以上未提取公积金的,按照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倍数计算的公积金贷款可贷额度可以提高10%”,是适用于,公积金贷款未达到最高额度的(单独50万、家庭90万),可在原来的基础上,根据新规上浮10%。
而“使用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住房,生育二孩及以上的多子女家庭(至少一个子女未成年),所购住房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二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筑”上浮20-40%的情况,是适用于,公积金贷款已经达到最高额度,在此基础上,提高的额度。
此外,所有的上浮额度均不可以叠加申请,最高上浮额度不超过40%。
Q:4月7日后,是否就按照20-40%的公积金贷款上浮额度执行?
A:目前还未确定,在新规二十一条提到:上年度末本市住房公积金个贷率小于85%时,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按照本规定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的贷款最高额度执行;上年度末本市住房公积金个贷率处于85%(含)-95%、95%(含)以上两个区间时,本规定第十八条第二款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的贷款最高额度上浮比例分别回调10个百分点、20个百分点。
据悉,上年度末本市住房公积金个贷率,将于3月底在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公布,届时才能确定,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最终上浮额度。
NO.2
关于绿色建筑项目查询和申报问题
Q:如何查询房屋的绿色建筑标准?
A:查询绿色建筑信息可前往政务网广东省绿色建筑信息平台:http://120.197.34.147/
在绿建项目列表页,搜索自家小区的名称或开发商即可。如果未查询到,即说明没有进行绿色建筑项目申报。
据悉,广东省是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广东省绿色建筑条例》的,《条例》规定,除农民自建住宅外,新建民用建筑应当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因此,2021年1月1日后建造的商品房住宅小区,大多数可在网站查到评级情况。而在此之前,并不强制要求建设单位申报绿色建筑,因此,大多数住宅小区查不到评级信息。
Q:如何申报绿色建筑项目星级标识,个人可申请吗?
A:据广东省绿色建筑信息平台工作人员称,个人是不能够进行绿色建筑申报的,必须由建设单位发起申请,再由专家评估审定。而在建设初期,建设单位就已知晓代建小区是否符合“绿色建筑”标准,因此未申报过的存量房,操作相对复杂,且大多数也可能是未达标的。
NO.3
关于公积金贷款的其他问题
Q:深圳公积金可以补缴吗?
A:因单位原因漏缴或者少缴的住房公积金,可以申请补缴;灵活就业人员未在自愿缴存协议约定时间段内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不得补缴。
Q:灵活就业人员该如何缴纳公积金?
A:灵活就业人员可以进入“支付宝-市民中心(深圳)-公积金”,办理在线查询、开户等业务,也可通过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公众号预约到深圳市行政服务大厅住房公积金服务厅办理开户等业务。
缴存比例,不得低于10%,不得高于24%。缴存基数,下限为上一年度本市月最低工资标准2200元;上限本市统计部门公布的2021年度全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即不超过38892元(2021年度全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2964元×3倍)。
Q:深圳公积金可以在老家贷款买房吗?
A: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可以配合出具《异地贷款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证明》及缴存明细,但能不能批准使用,得向老家当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咨询。
关于住房公积金,你还有哪些问题,欢迎评论留言!
(小婕)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