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汕:深圳深度飞地模式的少有机遇!

搜狐焦点深圳资讯 2018-10-06 09:29:11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我看到的深汕如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深圳,到处是工地,到处是热气腾腾的建设景象,天天都有新进展,人人对未来充满期待,此情此景让我大为感慨!”

来源:宋丁视点/宋丁

今年3月4日,我在本公号发表了《东深圳,西深圳,我们要习惯这个新格局!》的文章,引发了重大反响,阅读量10万+,文章发表后第二天就有不少人赶赴深汕特别合作区了解情况,寻找发展机会。9月9日,我就香港人大代表郑耀棠提出的在粤港澳大湾区内为香港寻求一块土地做新市镇的建议再发公号文章《飞地模式:港澳深在大湾区突破空间限制的重大举措?》,认为深汕特别合作区这种飞地模式既没有触动行政隶属关系这个敏感因素,又能打破行政藩篱,引导区域资源进行跨区域的合理配置和运行的跨界高效管理,具有前瞻性和巨大发展潜力。

国庆节前,应朋友邀请,我赴深汕特别合作区进行了考察,并与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合作区管委会主任产耀东等领导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我看到的深汕如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深圳,到处是工地,到处是热气腾腾的建设景象,天天都有新进展,人人对未来充满期待,此情此景让我大为感慨!

然而,过去7年来,深汕合作区的发展并不是这样。大家都知道,2011年在广东省政府协调下,深圳和汕尾两市联合成立了深汕特别合作区,从省里的初衷看,是希望引导深圳的投资进入汕尾这个贫困地区,带动汕尾经济的发展,显然,当时的深汕具有鲜明的扶贫性质。扶贫就扶贫,对于深圳来讲,是很熟悉的事了,深圳在全国已经有不少扶贫式发展的实践案例。当时深圳决定投资100亿元推进深汕的发展。

然而,后来深汕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为什么?就是那个深汕两地“齐抓共管”的管理模式导致的,所谓“齐抓共管”,实际上就是不断扯皮,导致谁都不管,谁都管不了。从2011年到2017年,深汕特别合作区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发展,深圳方面承诺的100亿投资迟迟无法合理到位,后来的说法是,深圳被迫改口了,只打算象征性地投1个亿。这是什么意思?就是两地共管模式的无效乃至失败。

回过头来看,国内这种跨行政区域、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合作发展的情况很多,但是,一旦注入“齐抓共管”模式,基本上是失败的,为什么?就是责、权、利不对等,制度红利无法体现。对深汕来讲,汕尾方面不放权,深圳方面只好把计划中的100亿投资降为1亿,7年下来,基本上回到合作的原点。

2017年4月,当时的省委主要领导前往深汕考察,产耀东巧妙安排座谈会,把深汕的困局不加掩饰地做了汇报,引起领导的高度关注。8月,领导再次考察深汕,决定改变原有的深汕两地共管模式,在不改变深汕土地行政属地所有权的基础上,汕尾让渡管理权,交由深圳一方全权管理。

可以说,这是有关深汕特别合作区生死命运的决定!深圳在与省有关部门的反复磨合后,终于明确落实了深圳对于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单独管理权限,深汕的命运起承转合,经过7年的空转后,终于露出曙光。今年春节后,深圳全面推进深汕管理权的落地,到目前为止, GDP统计、户籍、财政、土地出让、行政管理等等都已经基本到位,连区号都统一变为0755,邮政编码也改为518020,整个深汕已经被认定为深圳第11区。我提出的“东深圳”概念也被官方媒体采纳使用了。

深汕有希望了,希望在于制度红利的落实,希望在于则、权、利的统一,希望在于深度飞地模式的实施。

所谓“深度”,深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除了土地的名义所有权属性仍然归属汕尾以外,其他统统归深圳所有。说得更明白一点,所谓“深度飞地”,就是在空间上没有与深圳形成连体,但实际运行上成为深圳整体产业和城市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种飞地模式,全国独此一家,别无分店。以后会不会在其他城市也出现这样的深度飞地?我现在的估计是不会了,因为别的同类城市,例如北上广,人家不缺地,不需要通过飞地模式寻求发展,唯有深圳,缺地缺到中枢神经疼痛,有深汕这么一块近距离贫地,也立马认定为沃壤,急切收入囊中,绘制宏伟蓝图,让人想起那句在深圳非常流行的话:给点阳光就灿烂。

十一黄金周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深汕合作区这个“深度飞地模式”的问题,想法也有所深化。在不断思考中,我得出一个结论:深汕特别合作区很可能是深圳通过深度飞地模式获得发展的少有的一次机遇!

为什么是“少有机遇”呢?我有五点分析:

其一,今天深圳单独管理的深汕模式具有非常大的偶然性。上面已经谈到,深汕最初是共管型的扶贫模式,现在是深圳单管型的飞地发展模式,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是深圳抓住了极为难得的机会,把传统的深汕共管模式强力转换成深圳单管模式,导致深汕区的发展性质和发展路径发生重大改变。

其二,与深圳毗邻的东莞、惠州依托深圳形成“临深”概念,本身已经有很好的发展基础,没有切一块地皮让深圳单独管理做飞地的基本动力。过去一些年中,深莞惠之间也曾经尝试做一些跨界合作,例如三市边界地带的“坪清新”合作示范区,直到目前为止,看不出这个合作有什么进展。

其三,这种更名换姓换内核式的深度飞地模式,不宜距离深圳太远,深汕区距离深圳市界也就60公里,距深圳市中心一个半小时车程,这样,“东深圳”才可立意和成型。如果太远,各种关系难以深化,就无法采纳和体现深度飞地模式。比如,如果深圳希望和中山、肇庆、江门合作搞飞地,有可能争取到单独管理权,甚至类似的财税分配比例,但是,深圳无法将其看做是深圳的第12区、第13区等等,因为,距离太远,已经无法在空间上将其纳入深圳城市架构。

其四,以深圳为轴心,向四周拓展此类深度型飞地,目前看,只有汕尾一个方向是明确可行的,而这个方向的飞地落地点就是深汕,已经不可能再在周围地区出现另一个“深汕”。

其五,少有还存在一丝可能的是河源南部地带,理由有两个,一个是河源南部距离深圳也不太远,大约也就是深汕这个距离,另一个是河源经济发展也比较弱,有引进深圳投资和管理的积极性。但是,从现实看,省里再次给深圳在河源批准建一个类似深度飞地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由此得出结论:深汕特别合作区必将成为深圳单独管理型、深度全面整合型飞地模式的全国少有案例,也必将成为深圳通过飞地模式寻求大发展的少有机遇!

目前的深汕特别合作区终于走出困境,终于拿到真正意义上的一项全国排名前列:中国排名前列个深度飞地发展模式。

我对产耀东说,深汕是一块空地,对于已经楼宇林立、拥挤无比的深圳来讲,实在是一个天大的惊喜,可以充满无限美好的想象,完全不必受深圳城市发展模式的束缚,完全可以参照世界上较好的城市模板,建设中国乃至世界上较好的新型滨海城市。按照计划,深圳将在深汕投入数千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公共配套和主导产业的打造,并用高铁、高速等快速交通与深圳实现半个小时的空间接驳。可以用一个词汇形容未来的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发展潜力:不可估量!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