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圳到珠海,看见了湾区“潮向”

搜狐焦点深圳商务 2021-11-24 14:14:28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大湾区潮向是什么?我们的城市缺少什么?未来的房地产在城市中的角色又是什么?11月18日,在珠海绿景玺悦湾,一场关于未来方向的思辨展开了。

每当季节变幻,总要有人预见方向。

当下,无论对于湾区、我们的城市,或是深度参与未来城市运营的房地产,方向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命题。

2021年,绿景携手深圳客“城市名家讲坛”的第六年。11月18日,在珠海绿景玺悦湾,一场关于未来方向的思辨也随即展开:大湾区潮向是什么?我们的城市缺少什么?未来的房地产在城市中的角色又是什么?

著名编剧、策划人史航,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委员会委员师庞伟,深圳世联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创始人陈劲松;知名青年艺术家、中国雕塑学会会员宋建树,他们尝试从自己的角度,去预见并实践未来的方向。

共创城市所向,序幕由此拉开。

01

湾区,无问东西

庞伟是一位著名的景观设计师,更是一位数十年湾区城市的观察者与生活者。在18岁就来到广州生活的庞伟眼里,广东人是较具有包容性和国际化的中国人。

 

“与其说来了就是深圳人,不如说来了就是广东人。”

 

翻开历史的书卷,时间回溯至1840年,历史博弈的主旋律放到了大海上,尤其是东部和南部沿海,而对广东人来说,这个进程则要更早一些。

 

在更早的明朝时期,较先发展起来的是与珠海关系最密切的澳门,那时的广东已经迈出日后波澜壮阔的“西学东渐”步履,而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城市的广州一直是包括国家最封闭时期与外界沟通的“一口气”。历史上,广东人习惯漂洋过海,寻找更大空间的生存,“广东人成为以世界为家的人”。

改革开放初后,中国打开了“南风窗”。挨着香港的几个地区都在飞速发展,尤其是深圳。但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对较先定的四个经济特区寄予同等期待。

 

“风水轮流转,古哲说,你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珠江也不例外,”。在庞伟看来,在新格局和新权重下,历史走向这盘棋要重下了。过去四十年,从湾东到湾西,下一个关键“出海口”可能就是珠海。

 

对于珠海振兴,庞伟认为,把地灵引到人杰,才是珠海新一代房地产商要做的事。

02

生活,需要忘情

“珠海、深圳不是文化沙漠,是文化沙滩,能晒太阳能充电。“史航给予我们一个对于城市的全新认知。

他说,要想在一片沙滩创造很多可能性,就要认识每个人的焦虑和期待,才能认识一个城市到底缺什么。

“城市与人之间,有时候需要自然沟通的媒介。”

爱讲故事的史航说,你可以在咖啡馆,跟一位姑娘说,可以加个微信吗?你也可以在健身房撸铁的时候,撩拨帅哥,帮我抬一下腿好吗?

当然,以史航的亲身体会看,最融洽自然的方式是养猫,养宠物,每个社区都应该有个社区宠物医院。在宠物医院,你更容易拉近与美女的距离。毕竟,她有养猫的焦虑要分享,你也可以请教养猫的秘籍。

于是为了更多方便扫码加微信,史航较高记录一口气养了15只猫。

说到城市所缺,史航认为,城市缺的就是让你突然“嗡”一下的东西,一种忘情的方式。

他说:“在这个时代,大家手里都要有一样让你忘情的东西。” 

03

城市,内容质变

谈现代城市,自然离不开房地产。而陈劲松可能是过去20多年里,最懂中国房地产的人之一。

他说,过去房地产创造了城市和自由,未来能代表什么很难说,也很难预测。“200年前欧洲人预测,未来人类会住在100层楼高的天空里。但他没预测到电梯;而欧洲人至今没住上这样的高楼,但中国人实现了欧洲梦。”

陈劲松强调,未来中国房地产会从形式逐渐转向内容,“虽然现在大家说城市让生活很美好,但事实上,现在的城市让我们很焦虑”。城市有美的地方,但一个小时的通勤,两个小时的排队看病,三个小时的加班,使得现代人愈发“难受”。

在这种情况下,未来中国房地产要进行实质性的突破,尤其是空间的规划。陈劲松一连说了几个“如果”,归根结底都汇集在使用功能的突破上。

如果没有对使用功能的实质性突破,纽约就没有SOHO的艺术家把厂房变成工作室、住宅;如果综合楼大楼没有使用性质的突破,香港铜锣湾就不可能有奥特莱斯;如果规划功能没有改变,甚至连伦敦的泰特当代艺术馆都不可能存在。

“让城市的内容发生实质性变化,还要靠房地产的不断努力。”

陈劲松希望绿景未来的社区要把“服务真正体现在服务上,而不是管理上。”

至于中国房地产未来精耕自作的方向,陈劲松把城市、科技与人放在了一起,他认为,这是中国房地产行业最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04

向往,就是容忍撒野

今天的大湾区城市群,可以说是中国较好的城市,但人们依然觉得各有所缺。那么,我们究竟向往一个什么样的城市?

“如果一个城市足够包容,它就应该容忍艺术家作为这个城市里边的一群撒野的人。以太刻板的内容,没有可以撒野的地方,你的灵魂又如何释放呢?”知名青年艺术家、中国雕塑学会会员宋建树描述了他向往的城市。

陈劲松则表示,城市发展过程中较先要解决城市便利性,比如,最长寿的是香港,最方便的是东京。而空间需要创造某一种“意外”,比如城市花园不要被园林景观师全部抹杀,留有一隅自由的空间,或许是年轻人更需要的。

在史航看来,城市规划方面,不是信息的匮乏,而匮于信息的过剩。如果城市是一张纸,那么被复印七八十次,已经看不出原画了。没有运转时间,只有刷新时间,等于一种活跃的死机状态。

谈到城市“边框”,他认为,人不用把知识放在脑子里,而是见识,见识在于开放心与定力的结合。“愿我们每一个能决定事情的人,不管决定多大事,哪怕是喝甜豆浆或咸豆浆,都能又有开放心,又有定力。”

探讨城市所缺和城市所向,不仅关乎到房地产本身,更关乎到我们每个人向往的理想城区和生活状态。

也期待我们在践行这些想法中,逐渐找到心中的“所向”。

05

我与城市 双向奔赴

当下的城市与人,不再是单向选择,更是一种相互需要、双向奔赴。当这座城市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亮点,自然会产生吸引人的磁场。

当我们为其奔赴而来,能感受到幸福感、归属感的时候,这座城市就是我们的心中所向。

多年来,绿景通过城市更新,引领城市生活未来的方向。未来,绿景还将在珠海呈现湾区的另一种可能,有生态、有生活、不浮躁,共创全新生活内容。

因此,在这个“预见方向”的特殊时刻,2021年绿景集团也开启了“共创计划”。力邀各界专家学者,以他们的思想和经历出发,从“绿色”“智慧”“共享”“人文”四大维度,审视城市的过去、现在,探索城市未来,逐步绘制湾区美好生活蓝图。

作为“共创计划”发起者的绿景,有数十年旧改积累和专业化旧改团队,为“共创计划”提供了清晰的实施路径。从房地产开发商到城市运营商,绿景一直在打破自身的边界,为居者创造理想生活,为城市打造品质人居范本,兑现共享的创想。

本次名家讲坛正是年度“共创计划”的节点事件之一,请到的嘉宾都是各自领域话语权的制定者,也是城市的观察者、设计者和构建者。

绿景理解的共创,是希望激发一种更广泛、更深度地思考,带来对城市不一样的理解,奔赴下一个更好的时代。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