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房改凡善可陈 未来深圳楼市或暴涨

中国房地产金融联盟 2018-06-11 17:36:17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从1998年开始的排名前列次房改,坚持市场化的方向,到2018年6月5日,深圳市出台了关于住房制度改革的方案,核心是商品房供应和政策性住房(包含人才房、户籍安居房、公共租赁住房)4:6分。方案一出,各界哗然。

来源:凤凰网房产深圳站·毛瀚民

从1998年开始的排名前列次房改,坚持市场化的方向,到2018年6月5日,深圳市出台了关于住房制度改革的方案,核心是商品房供应和政策性住房(包含人才房、户籍安居房、公共租赁住房)4:6分。方案一出,各界哗然。

众所周知,深圳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进程中一直承担着改革的排头兵和开路先锋的作用,全国先行先试的政策,大多选择在深圳落地试点,深圳曾多次不负众望,在中国诸多改革领域杀出了一条血路。在“二次房改”启动之际,大家对深圳的房改是有期待的,这是事实。深圳拿出一个什么样的房改方案,深圳在二次房改上有那些突破和创新,对全国都具有示范作用和重大意义,而解决好住房问题,解决好中国房地产健康发展问题,无疑是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体现。

但在认真地读完“意见稿”的全文之后,总体观感是,深圳市推出的住房制度改革方案,泛善可陈,亮点不多,人才房怎么看都像是个怪胎,与我对“二次房改”的期待距离实在太大,除了个别地方,有一些亮点,总体而言,与我个人期待的,在土地、供应、金融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和突破乏善可陈,没有任何突破性的提法,甚至一些制度设计与房地产市场化的方向背道而驰。有专家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甚至表示,这是不是意味着深圳作为改革开放之先锋,要重新回到福利保障分房的过去时代。

市场只占40%,而政府保障部分达到了60%,很显然,这不是一个以市场为主导的解决未来住房问题的改革思路。这在意见稿的指导思想上也体现出来,回顾一下我们的房地产发展历史,在各地把房地产当成支柱产业和唐僧肉的情况下,房地产的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中国在住房制度建设层面几乎处于一片少有,几乎都是短期的调控政策,要么为调控高房价疲于奔命,要么为刺激房地产绞尽脑汁。但市场化的总方向没有错,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正是因为市场化,才在短短地20年解决了住房严重短缺的问题。

放弃了市场化的大方向,重新回到政府主导供应的格局,不少经济学家认为这是中国住房改革的一大倒退。中国房地产市场过去20年出现的问题要么是市场化不彻底,比如土地供应,要么是政府错位,干预太多导致,而不是市场化的方向出了问题。在这个根本性问题上如果犯错误,代价将是惨重的。我们很难想象,深圳未来60%的住房供应靠政府解决。

其次,二次房改对商品房的份额有所限制,各种政策性住房到2035年供应不少于100万套,从事实上从供需源头对住宅房产进一步进行了控制。供应有限,需求无限,按简单的经济学供需理论,这是不是意味着那么一点点商品房以后会越涨越高?而地方政府分配土地和市场的资源,难逃房价暴涨背后推手的嫌疑。

深圳未来的房价怎么走?

我们看到,这次房改将深圳的房源四六分,其中保障性用房面积都在90平米以下,这类的房源对于符合条件的购买者是1-6折,如果商品房还卖同等面积,那这部分房屋由于受到保障性用房的牵制,价格过高就会卖不出去,所以这个面积的房屋它的涨幅是有空间的,然而,虽然保障性用房占六成,但房屋还是需要购买的,按照深圳现在的发展速度,到时候如果不能保证供给,这个面积房屋房价还是涨的。

而面积在90平米以上的房屋特别是豪宅性住房没有保障性住房的约束,同时也是供不应求的,在未来可能会有比较大的上涨空间。因此小面积的房屋与大面积的房屋之间的差价可能会越来越大。

研究完深圳的住房改革意见,当下阶段未来深圳楼价会怎么走?是持有买入还是继续观望,本网记者综合了几位业内人士的意见,他们都说:市场的不归市场,凯撒的也不归凯撒。结论是:涨,涨,涨。

这非常讽刺,但逻辑没有问题。

免责声明:上传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