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博设计沙龙分享:谈谈未来建筑的边界

AUBE欧博设计 2019-01-22 10:37:57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我们愿意生长在形而上学的丛林里,少有坚持的意志来自于生命本身,亦称“本体”,由它生成的骨骼血肉独立精神即为“内涵”,把花开花落记忆回响的生活当成“外延”,或者,可浓缩成一颗种子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以复返的目光迎接每一轮朝阳。

我们愿意生长在形而上学的丛林里,少有坚持的意志来自于生命本身,亦称“本体”,由它生成的骨骼血肉独立精神即为“内涵”,把花开花落记忆回响的生活当成“外延”,或者,可浓缩成一颗种子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以复返的目光迎接每一轮朝阳。

何谓本体与外延?

同样的问题,答案肯定不同。

所有的画作都是自画像,房子何尝不是?

在试图阐明建筑是什么之前,还是先要阐明自己。

1月20日,欧·TALK第04期,从线上落地线下, AUBE欧博设计&建筑公园之首场线下沙龙《本体与外延——关于建筑边界的探讨》,邀请深广两地青年新锐建筑师,从不同角度发表对于建筑学边界的探讨。

观点碰撞

人与物的相关性取决于不同时空条件下个体的存在状态。个体身处不同的时空状态下会对特定的图像有所侧重。随着网络技术和手机终端与人的进一步结合,我们与城市渐行渐远。

像深圳这样的城市,城市空间已经被系统性、高效率的管道化了,城市界面不断地被打磨,光滑整洁,尺度统一,精美的商业标签,精心维护的绿化,川流不息的车辆。我们逐渐对眼前的事物缺乏耐心和观察,而透过小屏幕却对远端的效应愈加关注。

这种对可视的忽视和对非可视的重视是我们城市空间单一化、管道化的直接后果,同时也是虚拟现实的一次巨大胜利。那么建筑作为社会文明的视觉基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或许我们建筑师整日谈论的建筑立面即将消亡,取而代之的是非视觉化的空间关联体系,空间将进一步得到重视并结合网络技术拓展成为极具弹性的城市锚点,它们包容更多的行为模式和存在方式,他们的成长消亡取决于人们生命运行的活跃度,任何一个锚点的重新定义都有可能撬动城市的空间组织。

由此建筑也终于从光鲜的躯壳回归到建筑的本质: 搭建重组空间。 透过绘画、图像、产品装置、建筑等领域物园建筑不断尝试去探索广义空间中的关联性课题。

建筑师与人工智能如何更好的协作以建构更舒适的空间?人工智能如何学习和理解建筑的“理性”与“感性”?人工智能是否将改变建筑的传统认知,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并恰当地与其他领域相连接?

在面对正在来临的人工智能时代,从尺规到电脑,技术对建筑行业的介入停留在表层,并未从根本上推动和影响建筑行业的发展。设计方式、设计途径和设计工具始终如传统。与此同时,医疗、交通、语音等领域与科技的结合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在面对环境复杂而需求多元的城市系统,建筑学科体系并没有将社会行为系统、环境性能和多变需求等在同一语境中展开多重逻辑相互作用的范式。对这些逻辑和相互作用梳理、分析、拆解和重构的设计途径和设计手段始终缺失。

作为行业中排名前列个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领域的小库科技,已成功运用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和大数据等技术开创了“智能设计云平台”,只需通过云端的简便操作就能协助开发商和设计师进行科学设计和决策。

不仅如此,小库更尝试建立属于建筑的AI知识图谱,让实践与研究中的积淀和锤炼得以更好的延续和袭承。全新的设计体系正在构建,我们期望人类智慧与人工智能终将共同延续、谱写那些始终隽永的有关居所和生活的探索。

“建筑、建筑学、建筑师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是极其陌生的。有人认为建筑是艺术,是画画,效果图就可把房子盖起来;有人认为建筑师是工程师,只会与钢筋水泥打交道;还有人会说建筑是艺术技术的结合。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

作为美院老师与实践建筑师,李芃分享了自己求学、实践、教学的经历,试图在自我批评中回应关于“艺术”与“技术”思考,在轻谈中提出建筑学的基本问题:

①向古典绘画学习:学习西方美术史,尤其专注于文艺复兴与巴洛克绘画解读与分析,从绘画中获得视觉语言的空间构成法则;

②向材料与技术学习:对材料,尤其是工业生产材料进行研究,运用材料营造氛围;

③向亚热带空间学习:立足本土,针对亚热带气候下的空间进行研究,讨论其典型的空间特征。也许它可以被描述为“轻”!

作为在中国、欧洲和香港都有学习和工作经历的王擎博士,一直尝试在不同环境和语境下保持着独立的思考。

西方城市和建筑学的问题相对以线性的轨迹发展,而在国内特别是珠三角等地区,其城市和建筑的问题则呈现出多样化和共时性的特点。

各种矛盾和机遇都并置在集中的区域和极短的时间范围内,既有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互联网信息化虚拟空间、针对环境污染的绿色建筑等思潮,也有传统建筑学所面临的郊区化、城市均质化、功能主义、折衷拼贴和传统建筑文化保护等问题。

这种快速发展的语境下,虽然能迅速为社会各阶层带来瞬间的成就感,也极易陷入如何发展的迷团。但混沌中却有一个明显的现象,即我国建筑和住宅的寿命仍然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

王博士通过简述相关理论,以此引出鲍姆施拉格—艾伯勒事务所(BE)的设计哲学,从而进一步分析其在欧洲和中国的长效性建筑实践案例,以及可能的本土化研究。

曾经在荷兰著名事务所MVRDV工作过五年的邓文华,归国后与合伙人创立土木石建组事务所从事本土建筑实践已经超过六载。

其间落成不少很有意思的项目,但实践中也面临了颇有设计品质的方案最终夭折的境遇。

许多项目理念新颖,设计精细,造价也很合理,但还是被种种理由所拒绝,这可能是中国建筑师所面临的共同困境。

邓老师以一个深圳本土的综合体外立面设计项目为例,并与一些荷兰的项目作参照对比,从中荷兰两国的项目周期、业主心态、设计重心等方面,详细讲解一个好设计产生需要怎样的土壤,以及实践中面临本土化困境时我们可能采取的应对方式。

近十年,互联网和新技术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深远的,图像和信息爆炸式增长,日常点滴越来越与虚拟世界相关。所有这一切都让大众对于建筑的需求从传统的功能和空间因素,转向了“情境”和“体验”的情感需求。

建筑仅仅是冷冰冰的实体,它需要会“讲故事”,或者至少有“发生故事”的可能性。在这方面,传统建筑师似乎有些捉襟见肘,而电影和小说似乎更具有这样的属性。

作为独立建筑师,是否可以从这两个领域获得一些灵感?张为平以一种独特的实践方式在探讨这几个领域融合的可能性;作为建筑师的他同时也写剧本,拍电影,甚至进行城市研究并将结果集结出版。在他看来,建筑、电影和城市写作形成了一种有趣的“互文”关系,彼此映照又彼此提示,都是“情境空间”营造的某种可能途径。

现场回顾

昨日没有到现场的童鞋,点开这系列高清图集解解馋吧!2019年,欧·talk栏目将不定期举办线下分享会,敬请期待……当然,也期待你的来稿哦~

欧博设计供稿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