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什么要买这么贵的房子丨裘维维

维维说房 2018-09-14 07:30:00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把深圳看作是杭州的未来。

原标题:他们为什么要买这么贵的房子丨裘维维

把深圳看作是杭州的未来。

文︱裘维维

杭州出现史上最贵法拍房的那天,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们一样,有一些理解不了。

那套房子,相信你还记忆犹新,坐落于钱塘江畔,一线江景房,1200多方的顶跃,最后拍到了1.13亿,还要额外加上庞大的税费,单价最后是近10W。

这套被司法拍卖的房子,起价是6000多万,评估价也不过是8600多万,在拍卖之前,大多数人的预测是连评估价都到不了。

你想啊,这么贵的总价,为什么要去拍?富人不是都很讲究吗。去买套新房不行吗,去淘一套不需要拍卖的二手房不行吗?偏偏要通过司法拍卖去抢一套城市中心里的顶跃。

每一个楼市事件都可以拿逻辑去理顺,这个,有点理不顺。

理不顺,是因为我们难免会陷入杭州的「井底」,我们难免有历史包袱,我们难免沉溺在既有的认知中。如果把深圳看作是杭州的未来,就很容易理解大宗资产在未来杭州的独特价值。

Weiweishuofang

生活的城市不同,对资产的认定不同。

像我们生活在杭州,除了自住的那一套不一定非得讲究利益,如果要投资一套房子,肯定觉得两三百万的更合适。买个90方的三房,靠地铁,不光出手的时候速度快,碰上楼市上涨的话溢价能力还强。

在深圳生活的人却有点理解不了我们。他们想的是,真要买房投资的话,不是应该赚富人的钱吗?买刚需房,受众对价格承受的天花板自然就低。也有道理,何况限购之后房票是有限的,总要物尽其用。

不过更重要的是,不同的城市发展阶段,对房子的看法是不一样的。我们还在快速生长中,更多人看中的是上涨的比例;而像深圳这样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到了是房子都贵的阶段,更多人看中的是上涨的特别值,或能给下次换房垫下多厚的基石。

☝嗯,梦想中的客厅

十年前在深圳买房的话,跟我们现在的想法应该是一样的。比如买宝安中心区,当时还是五六千的单价,100方左右的三房两卫是主流产品。十年后的宝安中心区,如果还想买新房,100方的三房基本已经销声匿迹了。

能找到的房子,大概是140方的三房,200多方、300多方的四房。紧凑的房子也会有,可能是在非中心区,可能是在非住宅里。

在大多数人看来,深圳的供应实在是太畸形了,房价已经这么贵了,户型还做那么大。而这不是个例,这样的现象不止在深圳,北京、上海也类似,它们的中心区域找不到低总价的房子。要想能跟现在的杭州一样既能占据好地段、又能控制总价,房子还要好,基本上不太可能。

假设杭州再迅猛发展下去,趋势也是一样的,在越中心的位置,买房的代价势必越来越高。这就回到最基本的供求逻辑了,量,有限;人,在增加。虽然它仍只属于少部分人。

像那套钱塘江畔的顶跃,如果不被司法拍卖,一般来说它不会出现在二手房的市场上。除非,这户家庭生意上碰到些问题需要周转,或者要离开杭州了。这就是为什么,超级豪宅鲜少出现在二手房市场上。

问题就出在这儿,作为买家而言,他在二手房市场上淘不到自己想要的超级房子。城市越厉害,这类需求就越大。

在杭州也越来越厉害的时候,我们需要对富人们的基数重新审视。

☝嗯,梦想中的主卧

Weiweishuofang

可悖论同时也出现了。

有人会问,不能去一手房市场买吗?

一手房市场有这样的房子吗?有。与那套一个多亿的顶跃同时出现的,还有华家池畔的排屋,最贵的也是一千多方,一个多亿。11套排屋亮相不过一个月,已经只剩下一套了。

除此之外呢,就是凤起潮鸣了,不过只有三套顶跃是400多方的,其他的超大户型也只能等它的合院了。

这也就难怪见惯了大场面的九龙仓,在它市中心的豪宅——君玺天邸里,藏了四套跃层,两套顶跃,两套底跃。这四套房子,实用面积都是超大的。两套顶跃,建筑面积分别约574方和635方,还有一个大露台;两套底跃,分别约240方和341方,都有一定的赠送面积。

☝君玺天邸顶跃户型的视野

九龙仓来自香港,对商品房发展的历史经历得更丰富一些,知道城市裂变的时候豪宅可能面临的趋势。不管是香港还是深圳,发展到如今的场面,它们的房子总价都不是一下子蹦上来的。

曾经弱弱地问深圳的朋友,「你们的房子总价那么高,有人买吗?」

他的回复是:「深圳有300多家主板上市的公司,还有数不清的创业板、新三板、港股、纳斯达克、新加坡上市企业,平均每家公司10个高管好了,算算这数量。更何况,还有那么多不上市的隐形富豪……」

九龙仓这样的企业,应该特别深刻地明白一座城市生长过程中的各类需求。一座城市的凝聚力有多强,其中一部分体现在于,生活在这里的企业主有多少,他们把家安在这里,招收这里的员工,把税交在这座城市。

像杭州这种生长型的城市,无论外围环境如何,楼市是涨还是跌,这一类群体的特别数量都在增加中。他们需要大宗资产,来完成自己的居住诉求,同时也是牢靠的资产配置。

而此时,如果特别的供应量有限,就会出现法拍房的拍卖结果让人瞠目结舌,总价超高的房子仍会被抢收。

Weiweishuofang

这是大宗资产对于富裕家庭的意义。

像九龙仓·君玺天邸的那两套顶跃,一套建筑面积约574方,一套约635方。整个城市已经很难找到这样的房子了,少有楼盘做这么大的户型,做了这么大户型的不一定是在市中心。

没找到这两套房子的户型图,可以看看它们楼下的,各自是345方和385方左右的大平层。面积为什么没有直接双倍,是因为都留出一个超大的露台。

☝半套顶跃——君玺天邸345方户型示意图

345方的平层户型是四房四卫+保姆套房,385方的平层户型则是五房五卫+保姆套房,楼上再加一层的话,应该可以想怎么规划怎么规划了。更不用说公共空间了,客厅估计就是人家一套房子的大小了。

还好,杭州还不是深圳,加上限价的严格控制,无论是顶跃还是底跃,毛坯的备案价都是58000元/㎡左右。想提高单价,基本上是没可能的。

单价再低,这样的房子也跟普通人无关,而买得起它们的人,当然也要想清楚冲着什么。

或者换个角度讲,我们不是不能买大宗资产,而是买的时候产品、地段、人群是否对应得起来。如果是市中心,那当然较好;不是市中心,起码得是区域中心;买到非中心,起码产品得够好。如果这三者都不是,就不是合格的大宗资产。

深圳的朋友曾来探讨过,他看中一个楼盘,是买其中140方的还是220方的,或是370方的?

当时给他的建议,投资选140方,无论如何这样的房子在深圳来讲更好出手,自住就量力而行。他最后算了算账,选了220方。

前阵子他把自己这套少有的房子挂出去了,想方设法要去置换370方的。居然没挂多久就成交了,成交的单价大约是14W/㎡,他很庆幸当时选的不是140方,不然现在就换不起370方的了。

那房子,两梯四户,宝安中心区,如果放到杭州来看,地段不见得有多好,品质也不见得有多无敌,370方的户型仍只有四个套房。但是在深圳,这是一个有着勃勃生机的新区核心,是众多优质大宗资产中的一套房子。

这位朋友也只是深圳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只不过每次换房都踮了下脚。他想的也很简单,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给老婆孩子较好的居住环境。

促使他换房的另一点,是站在370方的那套房子里,能眺望到深圳前海每一天的变化。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有人愿意花一个多亿的代价去拍下钱塘江畔的顶跃;也是为什么,君玺天邸对自己的顶跃如此地珍惜。它们,都占据了城市的中心位置,都能目睹这座城市的繁华和日新月异。

Weiweishuofang

房子并不一定是用来卖的。有些人会觉得花这么多钱用在「住」身上没有意义,可到了一定的财富积累,就需要大宗资产来沉淀自己的劳动所得,房子是较好的「蓄水池」。

况且房子当然是用来住的,努力工作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杭州还是比深圳幸运很多,能二者兼而得之的机会更多,成本却要低得多。

总编丨裘维维编辑丨菠萝派 版式︱佛跳墙

常年法律顾问︱浙江丰国律师事务所 陈松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