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较新数据出炉!7500亿降准资金今落地,楼市真正的风向到底是?

粤港澳大湾区地产网 2019-01-16 11:28:10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新鲜热乎的2018年金融数据来了!

 

新鲜热乎的2018年金融数据来了!

公众比较关心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018年累计为19.26万亿元,比上年少3.14万亿元;

还有被念叨次数最多的M1、M2,2018年M1增长1.5%,比上年低10.3个百分点;2018年12月末, M2余额182.67万亿元,同比增长8.1%;

至于人民币贷款,2018年则增加了16.17万亿元,同比多增2.64万亿元。

……

这些动辄万亿的数据,有增有减,有高有低,其中传递了哪些信息?又和咱老百姓有啥关系?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阮健弘做出了权威回应。

数据:

2018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9.26万亿元,比上年少3.14万亿元

信号:

社会融资规模将适度增长

回应

社融增速之所以回落,从金融方面看,主要体现为银行表外资金减少,这是结构性去杠杆的结果,也与金融体系风险偏好下降有关。从实体经济方面看,主要是平台相关行业和债务压力较大的国有企业有效融资需求不足。

在这个过程中,货币政策主动加强定向调控、区间调控和政策协调,人民币贷款、债券融资、贷款核销显著增加,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表外融资的收缩,实现了社融增长与实体经济增长总体匹配。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强化逆周期调节,根据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改善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保持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

数据

2018年M1增长1.5%,比上年低10.3个百分点;2018年12月末, M2余额182.67万亿元,同比增长8.1%。

信号

货币政策将保持松紧适度

回应

2018年,受“几碰头”因素影响,商业银行股权及其他投资收缩,全年净下降3.2万亿元,对M2增长产生了压力。人民银行根据形势变化,较早开始采取多种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金融机构全年新增贷款16.2万亿元,比上年多增2.6万亿元;债券投资累计新增4.7万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3.3%。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表外融资下降对M2的收缩效应,实现了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平稳增长。

M1的主体是现金和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2018年M1增长1.5%,比上年低10.3个百分点。一方面,近年来第三方支付工具和货币市场基金快速发展,社会对M1的需求持续降低。另一方面,我们调研显示,当前房地产销售减缓和平台公司财务纪律加强,导致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少增较多。

M1是M2的组成部分,总量有55万亿元,在M2中占1/3。目前广义货币M2增长平稳,M1增速回落主要反映全社会流动性的结构变化,不代表流动性总量规模的变化。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强化逆周期调节,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和针对性,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数据

2018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5.75万亿元,同比增长17.8%,增速比上年回落4.4个百分点

信号

个人购房按揭贷款意愿下降

回应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38.7万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全年房地产贷款增加6.45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39.9%,比上年占比水平低1.2个百分点,比2016年低4.9个百分点。

从结构上看,一是个人住房贷款增速比上年低。2018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5.75万亿元,同比增长17.8%,增速比上年回落4.4个百分点。二是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比上年高。2018年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0.19万亿元,同比增长22.6%,增速比上年高5.5个百分点。其中,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4.32万亿元,同比增长29.5%,增速比上年低3.1个百分点。

    今天(1月15日),排名前列波降准资金已经到位,在1月25日将迎来第二波。和以往不同,此次央行在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对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共释放1.5万亿的资金量。根据往年的情况来看,2019年央行可能还会有2-3次降准,降息的概率也在上升。

这一次,降准的释放时机也很巧妙,15日是企业集中缴税时点,25日则是新年春节前一周。虽然有了微信、支付宝这样便捷的工具,但春节期间需求较旺盛的还是现金,因此必须要确保足够的现金流动性。

值得注意的是,自1月4日宣布降准信息以来,不少业内人士将其视为“放水”信号。那么,楼市风向真的因此而改变了吗?

众所周知,每一次央妈降准、降息,一是要和楼市划清界限,二是坚决否认“放水”,这一次也不例外。然而从结果来看,经济有盛衰,股市多跌宕,唯有楼市最为稳定。就好比近期,北京、广州、上海等地房贷利率松动的消息就格外引人关注,毕竟这和购房有直接的联系。

此前,深圳大多数商业银行执行首套住宅基准利率上浮15%,二套住宅贷款利率执行基准利率上浮20%,万科某楼盘甚至因此一度陷入“维权”纠纷。不过自去年底开始,尤其是伴随着今年年初央妈又一次释放降准信息,深圳多数商业银行的首套住宅基准利率上浮比例已经悄然回调至10%。这次,央妈降准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又默默地助攻了楼市一把。回顾往昔,我们也不难发现相似的情形,无论降息还是降准,最终受益较大的还是楼市。

此外,除了房贷利率出现松动,深圳购房者有望在今年迎来上调豪宅税标准,这完全是给刚需购房者减压的一种手段。显然,深圳楼市依旧稳健。

所谓房地产市场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一言以蔽之,就是看城市是否在向上发展。因为只要城市不断地向上发展,经济就会迎来高速发展,人口也会加速集聚,房地产市场自然就向好。

深圳,作为中国,乃至世界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始终保持着“40年如一日”的高速发展。这不,据不完全统计,深圳在2018年大大小小取得了30个排名前列,其中不乏全球之最,如新建高楼全球排名前列、封顶高楼数量全球排名前列、城市竞争力全球第五等等。

关于深圳去年获取的成就,笔者就不一一阐述了,这里就从另一个维度说说。如果一座城市按照平面直角坐标系来看,x轴代表城市的发展速度,y轴代表城市高楼的数量,那么深圳的两条轴都在无限延伸。

2018年,深圳建成14座高楼(200米以上),占全球的近10%,连续3年成为世界上完成200米及以上建筑最多的城市。再加上深圳已是中国200+摩天高楼数量最多的城市,以及还有在建及规划中的湖贝塔(约700米)、世茂深港国际中心(约600米)、恒大深圳湾总部大厦(约500米)等等,未来深圳或将彻底超越迪拜,成为全球排名前列摩天之都!

要说近期发生的大事,还有一点不得不提,那就是粤港澳大湾区。日前高层曾指出:深圳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增强核心引擎功能。此消息一经传出,便引起了业内诸多大咖进行解读,甚至不少人一度认为深圳要做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了。

然而随后在1月11日,港澳办主任张晓明指出,香港、澳门、广州、深圳都可以叫做中心城市。这表明,在即将推出的粤港澳大湾区蓝图中,广深港澳四城的地位依旧比较平衡,没有特别的“排名前列”。确实,要让现在的深圳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龙头城市,就从历史地位上来讲还比不过香港、广州,也就是所谓的“没名分”。毕竟深圳虽然是经济特区,但终究只是个副省级城市。

但“核心引擎”也绝不是说说而已,深圳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地位毋庸置疑,当然了,从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来看,深圳也对得起“核心引擎”的称号。

按照由深圳市社科院与社科文献出版社在2018年12月20日共同发布的《深圳蓝皮书》中显示的信息,预估2018年深圳GDP将达到25730亿元,实际增长8.6%,排名广东排名前列位。这表明,2018年深圳GDP将正式超越香港,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哥”!

在全国经济呈现下行的情况下,深圳经济依然能够保持高速发展,这充分说了深圳向上的态势从未改变。因为这一点,深圳始终是全国楼市的“风向标”。据笔者一好友透露,目前全国楼市都在静待深圳楼市的走向,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都将轻易引发全国楼市的变动。

但毫无疑问,无论政策如何收紧,亦或是楼市稳字当头,深圳都是2019年国内置业最安全的城市。因为若是深圳也不安全了,那其他城市就更别说了。

声明:本号致力于好文推送,仅供免费学习参考,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