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选一!深圳科技馆(新馆)将是这样 较新竞标结果出炉

搜狐焦点深圳资讯 2019-07-18 00:38:12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深圳科技馆(新馆)三个候选方案出炉,三个方案的效果图也曝光了。

深圳科技馆(新馆)三个候选方案出炉,三个方案的效果图也曝光了。未来深圳科技馆(新馆)的设计将从中三选一,快来看看你喜欢哪个?

近日,深圳科技馆(新馆)项目评标会在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样板基地会议室召开,评标委员会由孟建民、何镜堂、矶崎新、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孟岩、严迅奇、伍振武组成。评标委员会共同推举孟建民为评标组长。

经过两轮记名投票,评选出以下3个无排序的中标候选方案:

作为深圳市新一轮重点规划建设的“新十大文化设施”深圳科技馆(新馆),项目方案及建筑专业初步设计国际招标,于今年3月25日正式启动。

项目自发布招标公告及资格预审文件至今年4月15日资格预审报名截止,共收到74名投标申请人报名,经过资格预审评审后有5个来自国内外的优秀设计团队进入方案竞标阶段。

5个设计团队中有3个团队中标候选方案,这三个中标的候选方案也公布了,从曝光的效果图来看,简直科技感十足。

3号方案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ZAHA HADID LIMITED

方案好不好,给评委看看就知道了。

评委A:拥有形象标志性,建筑的尺度比较合理,是近年ZAHA在中国的单体设计里面较好的。给传统的瓷砖材料赋予了科技感。

评委B:形象大气,中间大堂空间灵活通畅。方形体量的建筑处理较好。易于管理。

评委C:很清楚是一个异形外星式的物体,这种形式没有对环境脉络尊重,但作为科技馆勉强可以接受,建筑跟周边肌理没有呼应,但提供的中央公共室内空间比较精彩。提供了一个有活力的参展空间体验。

评委D:方案里通透的中心共享大厅是一个很强的概念,但是外部更像一个地标和纪念建筑,不能完整代表对科技的新形象,过于传统。

评委E:室内大空间十分精彩,但与外部的设计语言并不统一,尤其是公园一侧的形体处理不成功。作为一个超大体量外部设计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与环境关系不够敏感。

评委F:能布局和使用上是比较好的。

4号方案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telier FCJZ Inc

设计图很亮眼,那评委是怎么评价的呢?

评委A:概念非常新,值得保留。需要在技术层面有一点妥协,未来需要在保留概念的基础上对建筑空间做更多的突破。

评委B:理念很新很好,符合现在发展潮流,但不太容易实现。空间变化需要很好的室内设计配合。采光问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评委C:概念性很强,看见了很大的前瞻性及“不确定性”,希望深入发展下去对立面形象能够放开,不拘形式,充分发挥概念“网”的寓意:连通性、流动性、通透性,而不强求建筑形象。

评委D:真正展现了未来科技的新的概念和思考,如果能实现在几十年后仍然会有影响力。特别是对人的行动方式、建筑学内涵的思考都很前沿。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是深圳创新性的展示。

评委E:概念比较新,有一个新的结构方式和体验方式,需要崭新的策展理念才能够最终落地。但也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机会,希望这样的建筑能对建筑学有所贡献。

评委F:内部空间对布展的挑战性很大,科技馆最需要预留很大的可变性,未来是否能保证。

总结一下评委观点

一个字“新”

新的深圳科技馆

新的光明

5号方案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MVRDV B.V

一眼望去,全是绿意盎然的景象,好美呀!

评委A:概念很清晰,但对于科技馆可能不太合适。道路、人的动向是传统的方式减了分。它对未来性的反应是不够的。

评委B:构思有想法,自然与建筑一体。里面的布局有些局限,柱网和空间的对应关系应进一步完善。

评委C:在一个巨大地貌建筑的形象下,内部空间多元化,广场、街道、展厅、灰空间都提供了空间的惊喜,亦宣示了未来科技离不开地球本质的信念。将建筑隐匿在自然底下,这个方案在深圳这个地标过多的城市是好的,不同的空间形态在深圳的气候中也是合适的。

评委D:不是很符合一个科技馆的形象,屋顶不确定大家会喜欢在上面走,内部路的尺度的研究和把握很有意思。

评委E:是一个新的宣言,用一种非地标的方式处理一个巨大的建筑体量,宣示了什么是真正的科技建筑,它是新的价值观的呈现,而不仅仅是具有“科技感”的未来图像。内部空间组织可能过于死板,应包容更灵活的变化与可能。

评委F:更像一个自然博物馆,展厅的连接方式可能在人流量过大的时候存在一些问题。

评委G:本次设计招标整体水平较高,在创意方面将方案分为两大类,一类是1号、2号、3号方案,创意比较经典和稳健;4号和5号创意上有突破。

在总体布局上,1号和2号属于组合式的,3号属于独立式布局,方案4和5是满铺式布局。

其中3号方案设计完成度较高,空间品质亦有特色,可实施性强。是该事务所近年来难得的理性和有节制的方案。

深圳科技馆(新馆)内容规划概况

1、总体定位

深圳科技馆(新馆)将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深圳特色、高点定位”开发建设,打造成为光明科学城建设发展的新引擎、深圳市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地标、大湾区先进特大型文化设施的新标杆

1、科学探索中心+公众创新中心

深圳科技馆(新馆)功能定位提出打造“双中心”的概念。即打造一座代表深圳城市形象、彰显深圳城市品味、突显深圳科技和创新发展的国际一流特大型公益性科学探索中心和公众创新中心。

2、新标杆+新地标+新引擎

项目将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深圳特色、高点定位”开发建设,将打造成深圳市乃至大湾区重要公共文化设施的新标杆;

将成为深圳市科学传播的殿堂,创新培育的摇篮,城市宣传的封面,深圳市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地标;

塑造成为推动光明科学城与中心区建设发展的新引擎。

2、面积超大

总用地面积约66000㎡,总建筑面积12.5万㎡,包括建筑工程、展教工程两部分,其中地上8.15万㎡,地下4.35万㎡。其中,地上包括科技展示区3.5万㎡,启迪乐园0.6万㎡、公共服务区1.6万㎡,创新培育区0.54万㎡,创新交流区0.41万㎡,业务管理区1.5万㎡。

3、位置超好

项目位于光明中心区光辉大道与光明大道北段交界处,地铁6号线翠湖站西侧,距光明城站4.8公里,未来可融入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半小时可通达香港、广州,交通优势明显。

4、区位优势明显

深圳科技馆(新馆)项目位于光明科学城内,是科学公园核心位置,紧邻楼村水北岸,生态环境优越;周边将聚集科学公园、光明书城、美术馆、都市农业公园等一大批公用设施项目,人文环境优越。

光明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布局的光明科学城规划面积99平方公里,将以“科学+城市+产业”的理念以及“一心两区、绿环萦绕”的空间规划,打造竞争力影响力先进的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

5、区别且超越于现有科技馆

深圳科技馆(新馆)将在运营管理模式上博取众长,以公益性为基础,强调创新性与运营的可持续性,积极探索新的用人方式和运营管理机制。

创新性:由深圳市科学馆采用总分馆制进行运营管理;创新用人方式和运营管理机制。

公益性:把握公益属性,这是国家法规的要求,也是深圳深入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内在要求。

可持续性:采用绩效目标管理下的财政拨款机制;实现运营可持续发展

区别且超越于现有科技馆:当前依托粤港澳大湾区资源背景和深圳市创新有为的政治生态,我们有信心区别且超越传统科技馆的运营思维,打造3.0版本的“深科馆”模式。

6、2019年底动工建设

深圳科技馆(新馆)自3月落户光明后,项目一直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3月25日

就项目预选址现场测量图红圈位置与基本农田有冲突事宜协调市建筑工务署、规划资源光明局共同探讨核实提供规划预选址信息

4月15日

配合组织召开深圳科技馆(新馆)建设项目预选址初勘工作协调会,市建设工务署、中铁三局、中铁隧道局、区规划土地监察局、深圳市勘察研究院参加会议。会后,与会单位多方前往项目现场进行调研。

5月10日

配合市建筑工务署举行项目方案及建筑专业初步设计招标踏勘及项目宣讲会,做好会场及踏勘现场布置,线路调研、人员组织等工作,确保踏勘和项目宣讲会顺利举行。

目前

深圳科技馆(新馆)现场初勘工作已经顺利完成,正在做初勘报告编制。以年底动工建设为目标制定计划倒排工期,纳入区重点工作实行按月滚动督办。

在深圳科技馆(新馆)项目土整中,66000的红线用地中有2万多平方米的未征未转的集体用地正在做前期工作,剩余的4万多平方米属于征转用地被6号线施工临时占用,项目预计7月底将完成土整工作,2019年底动工建设。

下一步,项目将按照以下日程

推进展教工程进度

预计2023年12月1日开馆试运行

(来源:深圳光明、深圳工务署)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