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多家上市公司炒房,知道为什么买房难了吗?

财经郎眼Daily 2018-06-23 09:31:23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今年4月,深圳南山区宝能城,打包出售了总面积为6342.3平方米的56套住宅给港股公司新体育。均价6.64万元/平方米,相当于宝能城前期二手房均价的7折。

今年4月,深圳南山区宝能城,打包出售了总面积为6342.3平方米的56套住宅给港股公司新体育。均价6.64万元/平方米,相当于宝能城前期二手房均价的7折。

近日,全国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实现全国联网,许多人认为,这一举措将大限度制约“炒房客”,房价松动或许近在眼前。然而,大家都忽略了另一个房地产市场上的重要玩家——“公司”。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投资房地产的上市公司数量已增至上千家,总共持有投资性房产市值超过9000亿元。而所谓投资性房产,不包括自用房地产,以及作为存货可销售的房地产,也就是说,排除上市公司自用的写字楼等商业地产,以及房企手上的库存,总计有价值超过9000亿元的房屋被攥在上市公司手中。

 

今年4月,深圳南山区即将开盘的宝能城,就打包出售了总面积为6342.3平方米的56套住宅给港股公司新体育。房屋合计售价4.21亿元,均价6.64万元/平方米,相当于宝能城前期二手房均价的7折。本就紧缺的住宅被打包出售,使得市场上的住宅供应量更为紧张,无疑给刚需人士买房增加了难度。

 

早在2016年,新华社就曾报道过部分上市公司斥资百亿“炒房”,给房地产市场“再添一把火”的现象。而数据显示,2016年第三季度,有1321家上市公司参与炒房,投资房产资金高达6254亿元。而当年,中国的上市公司尚不足3000家。

 

诸如南京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ST宁通B),多年持续亏损,面临退市,最终靠着卖了两套学区房留在A股,这类“卖房保壳”的故事比比皆是。较为极端的还有上半年净利润7073.73万元的云赛智联,靠着卖房净赚了约1.86亿元的“传奇”。

 

针对此种状况,部分城市在当年出台了相关政策防范企业“炒房”。然而,时至今日,上市公司“炒房”现象依然屡禁不止,甚至从数据看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究竟原因何在呢?

 

首先,以公司为主体买房和个人为主体买房有很大的差别。以北京市为例,在目前的限购政策下,居民买房非本市户籍的符合购买条件的人口及家庭限购一套,本市户籍限购两套。而以公司名义购买房屋,除了在部分热点地区购买住宅有所限制外,在非热点地区购买住宅及商业地产则没有限制。公司购买房产或许已成为房地产市场调控漏洞。

 

其次,公司“炒房”还可以减税。个人缴纳契税是根据房间面积,分别缴纳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三不等,而公司购房都是百分之三。在持有期间,个人自用房产没有税费,而公司购房每年有土地增值税。然而,近年来,我国进行了“营改增”的税费改革,增值税的抵扣条件放宽。以公司名义购入的房屋、汽车等固定资产都可准予增值税进项抵扣。这样一来,公司购买了房屋后,既能自用、出租,还能带来增值税进项抵扣、折旧等相关费用的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这么划算的买卖,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不得不承认,公司“炒房”的根本动力就是利益。2008年到2017年,北京市房价总体上涨近400%,上海市房价总体上涨610%,深圳市房价总体上涨也超过500%。而反观上市公司盈利状况,2017年沪深两市3522家上市公司,盈利3300家,亏损222家。2016年更是有超过100家上市公司利润在1000万以下。正应了那句讽刺的玩笑话,“辛辛苦苦干一年,不如年底卖套房”。

 

实际上,公司“炒房”不论对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还是对整体经济环境来说,都尤为不利。资金没有用在主业上,对实体经营并无好处,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之下,公司主营业务发展将会越来越差。

 

而上市公司作为实体经济的代表,靠倒卖房产过活,无疑加剧了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难度,有损当前市场交易秩序的公平。优胜劣汰本就是市场规律,公司做的不好就应该退市。而要堵截公司炒房,可以从限制以公司名义购房的套数、限制其出售房产的年限、加大公司购房的交易税费等几个方面入手。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